You are here

想为历史留点什么,写传吧!

中国“小土豆”从这里走向世界

华商参考

薯片由马铃薯(又名土豆)制成 马铃薯又是怎么来的

马铃薯家族的“族谱”里有哪些成员

马铃薯“爷爷”小巧的身体里蕴含着哪些科技故事

新华社“小哥哥”带你走访“土豆家族”

一探究竟

甘肃省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的温室大棚里

鹅卵石般大小的原原种成串悬挂在长长的根茎上

光鲜饱满 串联成行

“小土豆”又叫原原种 微型薯

是马铃薯的“爷爷辈”

是专门用于繁殖高质量马铃薯“后代”的种薯

甘肃定西是中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

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

通过选育优良品种的马铃薯幼苗

将其芽尖组织培养得到脱毒幼苗

再移植到温室中培养

就可以得到原原种幼苗

在椰糠基质和雾培技术下

原原种根部远离地面

杜绝了土传病害

一亩原原种(5000粒)可繁育15亩原种

原种继续繁育可收获225亩

近650吨的马铃薯

近些年来

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的原原种

乘着“一带一路”的顺风车

漂洋过海“闯天下”

来到埃及、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国家

优质的原原种帮助这些国家繁育出更多原种

也就是土豆的“爸爸辈”

“小土豆”个头不大

但蕴含着大交流 大合作

即便在新冠疫情影响下

“小土豆”依旧作为交流的“信使”

走出国门 沟通中外

图文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