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想为历史留点什么,写传吧!

《梦随风万里》连载: 25、2013企业总经理随笔(作者:林小仲)

林小仲《梦随风万里》书摘

252013企业总经理随笔

1988年春,我告别工作七年的团中央青工部,到团中央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报到。同年,我被团中央书记处任命为:中日青年交流中心饭店筹备处处长,开始筹建21世纪饭店。自那时起时至今日,我在企业担任总经理25年。这25年里,我经历了国有企业、合资企业、中央企业、民营企业。诚然远不足论道,但或多或少有些杂感。

一、胜王败寇

俗话说,胜者王侯,败者寇。对于企业这个经济组织来说,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盈利者生存,亏损者倒闭。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市场法则。

我从团中央青工部的工作,向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转型,应当感谢团中央送我赴日本研修。1988年6月,我作为中日青年交流中心21世纪饭店总经理,赴日本研修饭店管理。日本日青协与中国全国青联,有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我在日青协在东京的日本青年会馆,研修学习了两个多月。我没想到这次日本研修的科目,成就了我归国后25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无论21世纪饭店,还是蛇口海上世界,无论华鹏大厦,还是雨霖大厦,我都工作在饭店和写字楼的管理工作范畴。

我的几位企业界朋友成功范例给我影响很大,我认识建新总经理三十多年,他曾任兰州一家研究院团委书记,却有实业报国的坚强信念。他从一个近乎单位三产的小企业白手起家,近二十年间,从艰难走向辉煌,通过资本运作、科技创新、股票上市、兼并重组,将企业做成中国企业百强的央企。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建新每天上班最早,下班最晚,中午经常自己从家里带饭,微波炉里加热用餐,他生活简单、为人豪爽,一门心思将企业做大做强,甚至婉拒组织上推荐他担任某省副省长的安排。建新精力过人,不理解他的人,说他是个工作狂,其实作为大型国企掌舵人,他也有许多困扰和无奈。但他能知难而上,并善于化解矛盾。在国有企业中像他这样敬业实属精英,这也是企业家该有的良知。

企业盈利与否,关乎企业能否生存。而决定企业命运的首要因素是市场,其次是经因和管理。1992年,我主持深圳蛇口海上世界工作。海上世界是一艘停靠蛇口海湾的万吨轮,这艘上下共九层的大客船,是集客房、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豪华邮轮。员工有四五百人,邓小平为这条船题名。而我掌管此船时,深圳上百家星级酒店拔地而起。在市场竞争当中,海上世界的经营内容,已明显失去优势。加上高昂的经营成本,明显陷入收不抵支的困境。我在一年多工作中,虽然较大改变了海上世界外部形象,整顿了员工队伍,调整了经营方向。但是,一个不能使股东得到投资回报的企业,终归无法维计。现在想来,当年兵败蛇口,除遭人算计外,最重要的是我没有从根本上让海上世界扭亏为盈。这一经历告诉我,从中央机关到企业工作,要经历一个大的转型。企业不是国家财政拨款的机关,也不是靠的纳税人供养的社会团体。企业要在市场风浪中,经受适者生存的考验,盈利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管理者的第一要务。

我自1993年至2002年6月,在招商局集团旗下北京华鹏大厦任董事、总经理,历时10年。1995年,华鹏大厦屹立在东三环北路时,北京地区专业涉外写字楼还屈指可数。从1995年11月开业至2001年底,华鹏大厦回报股东达5236万元,使股东当年实际投资850万元,在短短6年中,得到六倍以上的丰厚回报。这还不算提供给招旅总公司,6年中使用多达上千万元的办公用房。华鹏大厦为国家纳税上千万元。作为一个盈利的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自然有一种事业的成就感。招商局集团曾明文规定,企业连续两年亏损,企业负责人自动免职。我曾在这个岗位上,几乎年年都获得“优秀企业管理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企业”的嘉奖。

但是在国企亏损企业的掌门人,多是穷庙富方丈,位置却不容易被撼动,谁愿意去碰那些债台高筑、矛盾重重的烂摊子。沈富是海南一家公司的总经理,酒量很大讲哥们义气,没读过多少书,穿戴却添了几分俗气,脖子上粗粗的金链子,手上夸张的金表,从上到下一身名牌。企业被他经营的乌烟瘴气,好好一座商务楼,地下租给了喧闹的夜总会。更有甚者,企业资金他任意调动,或借出,或拿出去投资,巨额公款赔得血本无归。沈富和他的朋友居然用外籍身份,去一家国企谈海外项目投资。受到贵宾般高规格接待,他们骗吃骗喝后,不翼而飞。他居然有三个家,都在同一个城市,沈富的三房老婆却相互丝毫没有察觉,这也算沈富的高明处。这位老兄最后躲避警察追捕,亡命天涯,不知所踪。

而盈利企业的领导位置,却会被人垂涎三尺,欲取而代之。但实践说明,盈利企业也不是谁都能掌舵的。2002年6月,我挡不住友人力邀,赴央企中国化工集团,拟任一级公司总经理。在我离开华鹏大厦两年时间里,华鹏大厦居然走马灯般换了三任总经理,管理失控,相互内斗,好好一座写字楼,无可奈何花落去。好在这座楼被业主收回,拆旧楼建新楼,否则在继任者手中,还说不定会有什么可悲的结局。

二、财务命脉

财务状况是企业的命脉。盈利情况,资金使用,债权债务,依法纳税,资金流动,应支应收款,账务处理都关系到企业的安全。

90年代初,我与昆仑饭店总经理吕海岩结识,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作家,《便衣警察》等著作就出自他手。我们曾多次在昆仑饭店向他请益,他的一些话,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仍记忆犹新。海岩再三强调企业财务之重要,他还特别告诉我,做企业一定要选一个忠诚且业务能力胜任的财务部经理。

刘缓是华鹏大厦优秀的财务部经理。她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工作敬业且业务娴熟。在华鹏大厦筹建时,由于中方资金不到位,基建面临无米之炊的困境时。我的同学北京团市委统战部长于振永介绍我认识了北京建行信贷总经理田国利。刘缓协助我办理手续,从建行贷款1300多万,为华鹏大厦顺利建成和如期开业做出贡献。开业初期,华鹏大厦不但还清全部银行贷款,还还清工程欠款1200多万元。华鹏大厦自筹资金是总投资的38%。按说自筹资金该是我们的股份,但在当时的国企,这就是你该进的义务。在这方面财务发挥着重要资金运作职能,华鹏大厦财务账目清晰,经多次审计、查账,甚至因为上级单位某起案件,检察院来突击查账,均受到好评。

我的朋友高军,年轻时曾在陕北下乡,他后来考上西北大学,毕业后被派到大连一家著名合资企业工作。他发财致富的渴望似乎比常人更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多集累些财富也并不为过。高军从南方与内地倒腾小商品赚取差价做起,后来又买彩票、做股票,但这种挣钱方式聚财有限。偶然一次机会,高军结识了沈阳一位富婆,这位坐拥亿万家财的女人,年龄不说,且脾气怪异。但对来自西北的高军却情有独钟。高军抛弃了曾与他一起当知青患难与共的妻子,在离婚协议书中,承诺每月重金支付他前妻和一对儿女的生活费。这钱自然由那位富婆支付。事过多年后,我与高军茶聚,问起他的近况,他说那位富婆对他还好,虽然彼此相差10多岁,这种姐弟恋也见怪不怪。但高军告诉我,在财产问题上,那位富婆在财务管理上却绝不允许高军插手,对高军给前妻和子女寄钱,却表现得宽容大方。说到这里高军却泪水夺眶而出,他告诉我金钱并未能使前妻和儿女幸福,前妻离异后患有抑郁症,早已提前退休。他的儿子自恃家中有钱,又没有父母管束,在社会上流氓鬼混,被学校除名。他的女儿仅是一名高中的学生,居然因为没有家庭温暖,先与一位中年男人同居,后来远嫁海外,与家庭断绝了联系。高军说到这里失声痛哭,认为自己的人生非常失败。

谁都渴望有自己的事业,但事先要做好投入产出的评估。杨毅、王丽夫妇是我近30年的好友,他们突发奇想,在云南边远山区购得一处林地,据说几十年后会有收益。我在酒桌上调侃他们,当你们独自惬意地漫步在那片属于自己的树林中,坐在躺椅上环顾四周憧憬美好未来,朦胧中微风吹得树叶飒飒作响,你会仿佛感觉到满树都挂满了百元大钞,但是后来因为蚊虫叮咬,结束了这一场南柯之梦。看来投资也需求回报。

祁娟曾是我在华鹏大厦的同事,勤劳善良,几年前独闯宝岛台湾,吃尽劳作辛苦。去年为一年过九旬的台湾退役将军做管家,祁娟将家中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老先生甚为高兴和满意,对她爱护有嘉,且收入颇丰,我们闻讯感到祁娟苦尽甘来。不想春节前祁娟突然辞职出去创业,她起早贪黑撑起一家面店,但生意惨淡难以维持,两月后赔本关门。看来另立炉灶也需算计收益。

财务问题处理不当,关乎企业安危,成败尽在企业领导者的一念之差。招商局集团在投资方面,有很清醒的经营理念。他们强调,不投资不熟悉的行业,不投资不控股的行业,不去做有风险的借贷,尽量不为他人做贷款担保和抵押。这些经验的获得,都是招商局集团从巨额资金损失的教训中得来的。不是任何企业经营者都能把握自己,倒闭的企业世界上天天都有,而倒闭的根本原因,就是企业财务出现了无法逆转的危机。

我认识烟台一位何总,他艰辛创业,从走街串巷的地摊生意起家,历尽辛劳将水产企业做大。但出身寒门的他却对虚荣和官本位充满渴望,他热衷于各种社会荣誉头衔,经常坐着飞机去开一些与他不搭界的会议,不惜为此支付重金,已结识头面人物为荣,却对自己的企业疏于打理。他一度还曾想去竞选县长。一次他不顾大家反对,倾全力去运作一项威海市政的重点工程,而以他的财力,如同蚂蚁搬山。结果工程启动不久,资金链断掉,烂尾工程匆匆下马,赔钱易主。何总的企业之路颇为艰难,现在他又在胶州湾大海边重操网箱养鱼,虽然没有了昔日财大气粗的风光,却也过着殷实快乐的生活。何总那段付出沉重学费的经历,除了认知理念误差外,他不懂财务运转是企业的命脉,命脉被掐断了,何来成功。

我的理财观念和经营之道偏于保守,尤其在资本运作方面缺少理念和尝试,或许没能让企业有再大的发展。但我坚持不让企业冒赌博的风险,把握平稳中求发展的经营思想,利绝对大于弊。尤其是单一企业,本钱小,回旋余地小,往往一输皆输。将本钱输光,还拿什么资本翻盘。这样的教训太多了,乱投资,乱担保,乱抵押,将一个健康经营的企业,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三、销售为先

几十年中,我牢记在日本研修时,野本老师的一句话,他说,在现代饭店经营中,销售永远占是第一位置。试想商品没有人买,写字楼房间没人租,饭店客房没人住,餐馆饭好没人吃,企业如何经营呢?所以企业所有的人,都要为销售服务。

饭店的客房、写字楼的写字间是一种特殊商品。电视、冰箱、食品、百货今天卖不出去,将它们放在货架上或库房里,明天仍然有相同的价值。而一间客房,今天租不出去,今天的价值就失去了,写字间也是这样。因此饭店、写字楼不仅要看它的销售单价,更要计算它的出租率。单价很高,出租率很低,整体收益也会大打折扣。因此,一定要控制好空置率,宁可单价低些,也要保证高的年出租率。要注意研究市场,随行新市是销售政策调整的风向标。销售价格要服从市场需求。

以客户为本,以销售为中心,这是我们的基本经营思想。日本的服务业很先进,它们牢牢锁定客户第一,客户是上帝。公司总经理问员工:“你们的工资是谁发给你们的?”员工齐声回答:“总经理发给我们的。”总经理说:“错了,你们的工资是客户发给的,没有客户,总经理拿什么给你们发工资?”这么浅显的道理,许多企业掌门人都没有读懂。

但经营之道因人而异,我的好友王晶翼博士,早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就职驻京部队总医院,他天马行空,颇具聪慧,从小到大都学业优异。却有几分桀骜不驯,恃才傲物,他在单位业务顶尖,群众关系不尽人意,其中不免有他性格我行我素,也有妒忌因素。王博士后来留学美国,学成后却毅然回归,先后在两家国内著名制药公司任高管。现在就职在成都的企业是家股票上市的民营企业集团,他们看重王博士出类拔萃的能力,而不在乎其他,如今王博士将那家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做得有声有色,使这家中国民营制药界的航空母舰如虎添翼。王博士在那个企业享有优厚的待遇和充分的权利,可谓皇帝打工。企业看重王博士能够带动研发团队,研制出有巨大市场效益的高端产品。且这种研发,带动高科技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使企业充满生命力。企业的巨大经济效益,又可以向科研投放大量研发资金,保证了科技推动生产,生产推动销售,销售推动市场的良性循环,看来王晶翼博士的中国梦也很精彩,有能力的人还要有能施展他才华的平台。

当然,企业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销售第一,并不意味着其他部门工作就可以忽略。要协调指挥人、财、物,乃至工程、保卫客服等部门都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工作。才会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有机整体,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在这方面不可偏废,缺一不可。这些事情有时也因人而异,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我们国家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家庭环境、文化修养、专业培训都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企业管理者的难度较大,一件事,往往要反复叮嘱,细节决定成败,有时甚至穿衣戴帽,礼貌用语,都要去管。

四、用人之道

企业领导者要掌控企业的去向,要能洞察市场情况,依据市场改变经营策略。要对企业内部状况,发生的矛盾和出现问题,及时了解,及时解决。要用工作调度会、职责分工权限、岗位责任制等管理和指挥企业。企业领导的权威性与前瞻性相互依存。要用人事、劳资、考勤等加强内部管理,发挥职能部门监管作用。

与自然界的物种生态一样,用人的范围要大,要吐故纳新,否则会出现近亲退化的弊端。因人施教,用人之长,避人之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掌握好领导调控,激励提示,关心干部,帮助解决困难,提高企业的亲和力、凝聚力。建立企业的指挥系统都是企业管理的常识,也直接关系到用人之道。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制度,要靠制度指挥,靠制度管理。

成功企业要有好的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调配,相比容易得多,用调换和轮岗等方法,做到人尽其才。而小公司往往调配难度大,家族企业裙带关系则更难管理。与人打交道,绝非易事,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及目标责任管理,缺一不可。淘汰机制、奖惩机制是企业有生命力的表现,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大企业要实行垂直分级领导,小企业却一定要指挥到部门。但也要牢记,企业领导只管到部门经理,充分发挥部门经理的职能作用,否则事无巨细管不好企业。

我认识的企业界的朋友无奇不有。曾玉玲来自江南水乡,毕业于国内一家著名高校,28岁便成为河北一家集团企业分公司总经理,貌美且有才气的她,却热衷追求名利,她经营的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曾玉玲却做出一个让业内人目瞪口呆的举动,她在32岁那年,毅然抛弃了丈夫和孩子,投怀送抱嫁给了一个山西的煤老板,且不说那位靠占有资源暴富的煤老板已60岁开外,且家中还有妻室。曾玉玲却不在乎名分,两年中为这个煤老板连生了两个儿子。那位连小学都没读完的煤老板高兴的合不上嘴,感念钱为他修来的福,对这位都市美女百依百顺。曾玉玲也很快将煤老板矿山财务权抓到手。后来这家煤矿因违法乱采,造成重大矿难,煤老板锒铛入狱。而曾玉玲却悄悄卷走几千万,带着两个儿子,移民美国,并在那里的唐人街开办了一家商业超市,开始了新的生活。她请律师向狱中的煤老板,发送了一封子女监护权变更的通知函。我搞不明白,曾玉玲的用人之道,是借船下海呢?还是花为媒?

五、兼听则明

在我近二十五年企业总经理生涯中,势利小人也见过不少。他们几乎都是我从流落市井的困境中收容过来。有的人当初已沦落到摆地摊的位置,为了到我这求职,山盟海誓,效忠美言不遗余力,而他们往往在企业气候发生变化时却恩将仇报,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道义情感可言。我的小表弟胡钧在北京曾经营着一家红红火火的广告公司,轻信一位退下来的女干部,任由她一人去管理公司财务,有关证件、印章都交由她一人,银行现金收支都由她独自打理。结果年前此人将公司上千万资金悉数卷款潜逃,这家公司濒临倒闭。企业领导者要注意防范那种口蜜腹剑的小人,尤其不可重用品行不好的人。但是人是复杂的,人也是会变的,我想来只要自己问心无愧,这也算不得什么。利润是企业的命脉,而利益是相互关系的基础,人不能太俗了,也不能太天真了。讲原则,不讲感情,有失偏颇。讲感情,不讲原则,管理失控。

有一位跟了我二十多年的部门经理,人精明且怪异,多了些北京胡同中市井小人的陋习。碍于情分和面子,我一直对他包容有加,虽然完全不是一路人,却也任凭他独当一面。在一个看似无利可图的地方,该人却胆大包天,化公为私,做出了惊人的贪污举动。监守自盗,财迷心窍,且不计后果留下难以自圆其说的罪证。可恨之余,让人感慨世间竟有这种要钱不要命的损贼。该人让我大失颜面,将我这个总经理陷入失职的尴尬处境。但在他面临重判牢狱之灾时,我还念其有90岁老父,曾与我在一个机关同事,说服决策者,让那个部门经理巨款退赃后网开一面。企业管理者记住,有时好心,未必有好报。

我认识吉林一位叫大刘的企业家,他出身寒微却颇有心计。大刘动用金钱美色笼络了一位大型企业董事长,这位董事长以改革为名,将一家在省城中心地段的破产企业,廉价卖给了大刘,但就这些费用大刘也用种种理由拒付。被大刘安排到那位董事长身边的小姐,常为大刘通风报信,董事长的企业经营情况及私生活,均在大刘掌握中。大刘在那位董事长的帮助下,将巧取豪夺的企业地皮做房地产开发,借用银行滚动贷款,从企业中打工一个逢人点头哈腰的小混混,做到房地产大亨,亿万富翁。但福不双至,正当大刘事业辉煌,忘乎所以之时,他却在医院检查出恶性肿瘤,且心肝肺各器官都面临衰竭,我到医院去看他,他说,再多的钱也救不了命了,当初还不如过普通人的日子。

企业的成功在于经营,经营重点又在于对市场的应对。商场如战场,我近二十五年的商场征战,摸爬滚打、信马由缰做了些事情,盘点下来,既有经验,更有教训。

人是需要机会的,在回望近二十五年企业管理征程,我很想感谢在几个不同公司曾对我委以重任的领导者们。在人生舞台上,能力只有与机遇相结合,才可能获得展示。历史上生不逢时的人多了,有几个人能像三国周瑜那样,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过两年,我的职业经理人生涯也该结束了,2012龙年春节我曾填词寄托所思:

《贺龙年》

梦断费思量,醉明月,年来岁去,酒旗豪放。国事中兴几苍茫,补天无计惆怅。关冬雪,西湖柳浪,花谢花开却别样。八阵图,诸葛出南阳。赤壁上,看周郎。登高进退真难事,千秋业,英雄何处?记否名将。挥师百万取辽沈,再战又定平津。孟良崮,淮海大捷,开国将帅铸辉煌。挽雕弓,龙腾续华章。君与我,为谁忙。

 

作者简介:林小仲 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院附中,在东北呼伦贝尔度过九年知青岁月,1977年返城,先后在国企、团中央机关、央企、民企供职。现任职北京雨霖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本文摘自中国青年出版社《梦随风万里》一书。